云上咸宁报道(记者 贺翼)沿街商铺作为城市商业的“毛细血管”,承载着民生需求与城市活力,但也因其经营业态复杂、人员密集、隐患点多等特点,成为城市安全治理的重点与难点。为切实提升沿街商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,有效防范化解火灾风险,近期,我市聚焦该领域薄弱环节,全面启动消防安全示范建设工作。通过“硬件升级、管理提质、宣传赋能”三维发力,咸安区谭惠路作为先行试点,已初步形成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
据咸安区消防救援勤务中心主任郑林介绍,谭惠路沿街商铺属于典型的“九小场所”,普遍存在易燃可燃物品堆放、店内明火烹饪、消防器材设施缺失以及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。针对这些隐患,该中心联合市城投公司,为谭惠路所有商铺统一安装了独立烟感报警器和简易喷淋设施,并设置了统一规格的安全风险提示牌。
在示范建设过程中,相关部门坚持“标准先行、精准施策”原则,明确了沿街商铺消防安全“四有”配置标准。通过对接产权单位,为商户统一配置了合格灭火器。安装的简易喷淋装置,其直立式喷淋喷头采用68摄氏度玻璃球感温元件,可直接连接自来水管网使用,末端试水装置便于日常水压巡查。同时,独立烟感探测器运用物联网技术,可实时监测烟雾浓度与温度,一旦报警,信息将同步推送至店主、社区工作人员、房东及第三方检测平台。每户商铺统一悬挂的安全风险提示牌,清晰列出了“安全风险分析”“安全风险治理”“安全风险防范”三大核心内容,并公开了片区长、社区民警、社区网格员、消防救援所专干和城市资产中心的联系方式,构建起“五方联动、快速响应”的网格化管理机制。
此外,该路段还推动成立了消防安全商户联防联动组织,建立了“一户起火,邻里互助,部门联动”的联防联控机制。郑林表示,通过示范建设,谭惠路沿街商铺在技防水平、管理效能与应急能力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。这种“设施+管理”的标准化建设模式,以相对较小的投入换来了显著的安全效益。目前,谭惠路已为34户商铺完成独立烟感和简易喷淋设施的安装,其成功经验为全市沿街商户的消防安全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。
如今,走进咸安区谭惠路示范点,可见消防器材摆放整齐、标识清晰,疏散通道畅通无阻。商户及其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普遍增强。谭慧超市老板王敏表示,此项建设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,为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。
下一步,我市将持续深化沿街商铺消防安全示范建设成果,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加大巡查督导力度,不断巩固火灾防控防线,致力为市民营造安全、放心的消费环境,确保城市“烟火气”与消防安全和谐共存。
一审:王辰琛
二审:刘思祺
终审:汪洋